学科建设

【深度教研】共同的舞台,不同的精彩!

时间:2017-06-25作者:文章来源:新城校区浏览:135

                              

                                     同课异构   各美其美

                                     同源异彩   美美与共


花蕊飘香、万木葱茏的初夏时节,东师附中新城学校语文学科组开展了以《圯上敬履》同课异构为主题的深度教研活动。

在此次活动中宋长华、赵锦萍和沈微三位资深语文教师在共同备课的基础上同上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共性”决定了同课异构的“同”,三位教师的“个性”决定了同课异构的“异”。

一、导课伊始——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赵老师用苏轼《留侯论》中的句子“观夫高祖之所以胜,在能忍。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学生不禁会想子房的过人之处在哪?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沈老师用汉初三杰韩信被杀、萧何被囚、张良被用为师的命运导入,让学生对张良为师的命运更为好奇。宋老师从解题入手,并把人物放在《史记》浩瀚曼妙的人物画廊中,起笔就非常大气。三位教师的导课环节暗香浮动、引人入胜。

二、教学流程——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1、殊途同归的教学目标。

三位教师共同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作者司马迁、作品《史记》,

理解文中人物张良和黄石老人的性格特点。读准文本,把握主旨。

2、求同存异的教学内容

赵老师的教学内容定位为一课一品,即在纷繁复杂的《史记》背景下了解张良的性格命运;沈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在汉初三杰的比较中突出张良的性格命运;而宋老师是在宏大的《史记》人物长廊中同一主题下,不仅有人物性格的比较,还有传记文学笔法的比较。比如同样写失意,项羽之败是太刚必折,李广之败是才气不能施展的抑郁,屈原之败是无穷的哀怨,孔子之败似高山巍然屹立。

3、异中求同的教学结构。

   三位教师都是在深入的文本分析中找到张良性格特点中的隐忍有度,进而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何时可忍?何时不能忍?”

4、异彩纷呈的教学方法。

赵老师在字斟句酌中品析人物的性格;沈老师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把握人物的特点;宋老师不拘泥于文本,不仅在《留侯世家》中看待张良,更是在《史记》的宏大背景中看张良的结局和命运。


  1. 教学亮点——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关注学情并基于学生教学。

三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制定完善的教学设计,整堂课都是围绕学生的疑问、困惑教学,学生的认知是教学的起点,学生认知的发展是教学的目标,学生对未知的渴求才是教学的终点。

2、学生对工具书的使用高效。

文言文教学切忌学生的死记硬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工具书对特殊的词条进行查找,在若干条释义中找到一个最适合文本语境的词义。这样的教学既拓展了学生的积累,又让学生在活学活用中习得文言,不断形成语感,进而理解语用。

3、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学习。

老师们不是就文解文,而是课前就部署学生读《史记》,能力偏弱的学生至少要读完《留侯世家》。这样放大格局的语文学习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更清楚了解人物经历的来龙去脉,这份经历是自己真切的感知,而不是老师浮光掠影的介绍;这样的学习让学生的积累更系统化,而不是碎片化的只言片语;这样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阅读兴趣,而不是名著导读式的浅尝辄止

总之,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在反复的锤炼打磨、不断的反思琢磨、不断实践探索中得到提升,一点点积累,一点点进步,于润物细无声中产生蜕变。

这些引领课程发展和深度教研的老师们是东师附中新城学校的拓荒者、建设者和见证者。为了实现学校的美好愿景,老师们一定会勇往直前、努力奋斗!用智慧和汗水托起东师附中新城学校这颗璀璨的明珠!

另附听评课老师对三位老师评赞:

                                 长华名师

                             长风高歌人人盼,    

                             华彩盈光新城炫。


                            高远扬课为范,

                             师引生随纵横间。




                                锦萍精英

                             锦翠织红最美丽,

                             水相依心相系。

                             精思已见有真意,

                             英才尽显多学习。





                               沈微新秀

                             沈园桃李在,

                             微风笑逐开。

                             新意层层蓄,

                             秀林奇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