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下的教育模式
──激发自我意识培养学习主人
陈明一
生态课堂是新课程下很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知识的“精选”,这是由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所决定的。由于生态课堂教学伦理价值的核心是指向生态课堂的主体──学生,因而教学的内容选择既要适合社会规范的要求,更必须尊重知识生成规律和儿童学习的特点。它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道这不是当今课堂上需要的教学形式吗?从表面上看,它很简单、很自然,但在实践中却有其独特之处──新课程呼唤绿色的生态课堂。
一、在“先学”中自我质疑
让学生富有个性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就是良好的生态课堂环境。在生态课堂中,学生自我质疑的基础是发现问题。课堂应该充分发挥人类进化所特有的灵性,培养既有灵性又有个性的学生。生态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信念和意识,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和学习方式,按照自己的认知自觉主动地学习。问题从何而来?教师的课前导入很重要。导入不仅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而且要让学生能从问题中产生矛盾冲突,有了矛盾冲突学生就会自我质疑,就会有心中的问题。有了思考的问题,就表明学生的思维已进入了所学内容的层面,才会有渴望走进课堂深入自学。而一般的教法都是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一系列问题,但问题的提出大多不是由学生完成,而是为教师所包办。难道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引导者”是这样包办的吗?况且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未必符合学生的实际,很可能不是学生需要提出的问题,而学生要提出的问题却未提出。更为不利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机会被“剥夺”了,课后又很难得到补偿,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养成“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的习惯。如果相反,一开始便让学生努力探索,发现问题,形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良好开端,这就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中保持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在先学中自我质疑,就是从教学的基本导入环节入手,尽可能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着意培养他们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在“先练”中自我解答
学生是教育本体。要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精选适合儿童学习的知识,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时空占领,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有效的思维。这一个步骤是指组织学生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寻求“自我质疑”中提出的和练习中遇到的问题的答案。课堂中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不要急着去当他们的“救星”。还是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解答,这不仅能直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论辩是非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遇到难题就找老师的依赖心理,增强他们的独立自主的意识。自我解答也是最能体现课堂教学特征的一个步骤,因为课堂乃是师生集体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要发挥其集体优势。在这一点上,自我解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研讨观念、团结协作攻关精神,有助于形成互敬互勉、民主求实的良好学习风气。从广义上说,教师只有融入儿童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去,才能体味和领略教学的神圣和精彩,才能精神感奋,充满乐趣与活力,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赢的共振共生的满意生活的地方。学生又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从教育的大视野看,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且应该成为先行的永远的学习者。自我解答在自我质疑时就开始了,质疑人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实际对解决问题已经做了十分艰辛的探索和力所能及的尝试。一般质疑人也是第一解疑人,到集体讨论式的自我解答时,质疑人往往担起第一发言人的任务。在进行自我解答阶段,教师的主要工作在于精心周密地组织、安排、引导,或直接开展全班大讨论。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倡各抒己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当好“参谋”,相机诱导;学生要当好“裁判”,做学习真正的主人。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各生命实体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以及知识生命的多元、多向的互动和不同层次的提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还具有动态性,可以对教学时空进行调整,实行大课堂的联动,把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做学习社会化准备,体现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同时,可以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按教学需要作灵活的选择与组合。生态课堂的教学流程可以在一课时完成,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用几节课来完成。在学生领悟的基础上对知识生命进行拓展,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成功领悟提升,不断提升学生感悟层次的常规化讨论,实现教师、知识、学生以及家庭、社会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这就是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本文发表于《吉林教育》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