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快讯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

时间:2016-06-16作者:文章来源:新城校区浏览:31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

                                    冯翠玲

[摘要]近年来社会上一些青少年学生出现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刻不容缓的。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生心理健康

[正文]

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因学业压力过大而离家出走或自杀身亡,甚至杀父弑母的恶性事件,常见诸于报端……铁一样的事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学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呢?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是可行且有效的

一 、建立宽松,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氛围。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在教学中,不要总是高高在上,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子,要热爱、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因为现代社会信息高速发达,学生们通过不同渠道能获得很多知识,所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有了这种思想,师生之间就会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在课堂上创造出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在交融中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才是真正高水平的教学境界。以朋友的身份,真诚面对学生,学生就会消除顾虑情绪,才愿意以最真诚的态度与老师交往。我经常和学生这样说:你们既然承认我是你们的朋友,那我们之间就没有隔阂了。朋友间是不必小心翼翼地相处的,同学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了。

营造了一个积极的、宽松、和谐的环境,相信大部分学生的心理负担也就不存在了,各种学习活动也能顺利开展了,并且,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即便如此,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受性格、学习成绩差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焦虑或紧张的情绪。那么,就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二、利用读、写等教学手段来有效渲泄学生焦虑、紧张情绪,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

研究资料表明:广大初中生非常常见的心理问题是学习上所产生的巨大压力所带来的焦虑、紧张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会给人以强烈的不适感,使生理上处于持续性疲劳、食欲下降、睡眠不良或造成失眠,并进而造成记忆力减退,整个人烦躁不安的典型的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如果这种不良情绪得不到有效渲泄,那么它还会继续影响人的精神状态的发展,最终有可能会走向自我否定并否定他人、否定家庭、否定社会的阶段,严重的还会使人走上自杀、犯罪的道路。我们不能轻视这个不良情绪的渲泄问题。作为语文教学可以利用语文学科本身的特性来帮助学生有限度地实现这一目的。
(一)充分利用读的手段来渲泄学生的焦虑、紧张情绪。
那么如何利用好朗读这一手段呢?笔者认为:教师要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长春版教材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是美的,如《孩童之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白色鸟》、《乡愁》、《黄河颂》、《再别康桥》、《沁园春·雪》等之类的文章或诗歌。比如,在教《黄河颂》、《沁园春·雪》等现代诗歌时,我都会怀着饱满的情绪,慷慨激昂的给同学们朗读一遍,同学们听后都会高兴的给我鼓掌。然后模仿我也进行积极热烈的朗读。我认为一个朗读技巧好的语文教师在朗读时所产生的震撼力经常会比放录音好得多。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何况是眼前的榜样。学生听着你的朗读时,既会产生美的享受,舒缓自身的压力,也会对你教师产生深刻的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喜欢上语文课。可以这样说,语文课的魅力如何,全在语文教师的功力上。我在课堂上经常指导学生如何朗读,一遍读不好,读两遍,三遍,直到连学生自己也感到有了很大进步时才停止。学生感到自己有了进步,其厌学及由此带来的焦虑、紧张情绪也会得到矫正,并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来让学生朗读。比如,可采用集体朗读或个人朗读;集体朗读时,可分小组朗读,也可分性别朗读;这样的不同方式既保持了学生高昂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还达到了渲泄学生不良情绪的目的,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

(二)充分利用写的手段来渲泄学生的焦虑、紧张情绪。
读其实是从外部施加影响来实现对学生焦虑、紧张情绪的释放。而写则是要求学生主动将心中的烦恼表达出来的一种良好方式。鉴于学生不同的口头表达能力及隐私权的问题,有条件的写是一种非常好的渲泄不良情绪的方式。它有利于教师更有针对性、更有条理地帮助学生疏通心理。写有利于学生用更多时间来表达,对教师而言也是一样。面对面时,难免百密一疏,而写则可以发挥其详尽、全面的作用,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如何利用好写这一渲泄手段呢?作为既是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的我,采取了让学生写周记的方法,让学生写周记,既为了提高写作能力,也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在周记上是很容易发现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比如一位很内向又非常爱学习的学生在周记中写道:“老师,我现在很烦恼,但我又不敢直接对你说,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和你说了,咱班某某同学在课间总是说脏话,我想看会书都不能,希望老师能够解决。”后来我找到这个说脏话的同学,和他心平气和地谈了很长时间,以后再调查班级里再也没有说脏话的了。设想如果没有写周记,他的这种不满心理不作任何渲泄,那么时间一长,他就会越来越看不惯这种现象而厌倦班级生活,从而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发展。如果教师或班主任能重视这个问题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就会使大多数学生健康成长。

三、充分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选取富于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文章让学生用心阅读,引导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一)根据课文主题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课本本身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语文课本里的许多文章,都是作者积极人生观的反映。因为虽然作者写的绝大多数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但无论是颂扬还是鞭挞,都是从正面或反面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抵制,这正是作者对健康人格和积极人生观的肯定和追求。学生学习文章的同时,也会把自己与文中人物作比较,在比较中与人物发生碰撞,感悟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因此,有效地利用好课本中的文章是一条省时、省力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比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们懂得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面对亲人及周围的人;学习《岳阳楼记》一文时,让学生们懂得应以天下为己任,要学习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怀;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时,启发学生要学习刘禹锡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总之,凡是涉及到与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内容时,我就会适时的引导学生,久而久之,我的学生都很阳光。

(二)选取一些富有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课外文段来给学生阅读,引导他们心理健康发展。
课本上的文章虽然经典,但毕竟不变的东西比较多,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东西也会跟不上时代,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这个时候,从课外选取一些贴近生活的时文给学生读,以生动的事例来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挑选时,首先要看文章的主题思想是否适合学生。有些反映人与人之间钩心斗角的,反映政治争斗的,反映经济潮流中人们的心态的,反映成人的婚姻生活的等就不适合学生阅读,读了反而不利于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最适合学生读的应该是表现积极向上的;爱国爱家的;家庭亲情、朋友友情的;艰苦奋斗的;其次,语言要生动一些。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是很发达,因此给学生读大量的抽象性很强,哲理性很强的文章显然也是不合适的。这不仅不会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导致学生厌学心理的加重。语言生动的文章降低了阅读的难度,使得学生能产生兴趣和动力继续阅读下去。再次,还要注意文体。最适合学生阅读的还是记叙文体类文章,因为它们有生动的事例,生动的语言,学生读了最容易产生共鸣,当然效果也是最好的。我给同学们推荐了《爱的教育》、《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逊漂流记》等等能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样的书籍,同学们读了之后,确实收到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是语文教育的天然使命,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关系到培养健康人才的关键问题。它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如何立志,引导学生去寻求做人的道理,浇开学生理想的花朵,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项工作是“任重而道远”的,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位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去探索和研究,我坚信,只要得到足够的重视,一定会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参考文献:《教育心理学》